8月,生猪价格行情可否继续强势?发表时间:2022-08-01 21:38 中国的生猪指数从2021年3月的29015点的高点开始下跌,跌倒2021年9月的低点13480,然后一路盘整到2022年2月。从今年的2月起,生猪指数一路攀升。在去产能、保供稳价、压栏、二次育肥增加、部分地区禁运政策、疫情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 今年4月开始,生猪期现就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7月现货平均价创年内新高之后,近日回落至21-22元/公斤价格区间,上涨动力有些不够。是短暂的回调整理,还是本轮反弹就此结束? 2021年猪价经历断崖式下跌以后,养殖单位开始了去产能之路。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从2021年7月至今年4月逐步减少,此前扩产能期间增加的三元母猪成为首先淘汰的对象,现在二元母猪的占比已接近90%。按照能繁殖母猪到商品猪出栏周期10个月测算,今年5月至明年一季度整体生猪出栏量环比可能会有小幅缩减,也不排除也会存在一些由于压栏、二次育肥、消费转旺等因素带来的短期供需错配。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能繁存栏数量环比转正,截至6月底存栏4277万头,高出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4.3%。去产能化按下了“暂停键”、政策保供稳价等因素也似乎都不支持价格进一步强势运行。 图1. 能繁母猪存栏数(单位:万头) 有业内人士认为,本轮反弹是对此前断崖式下跌的修复,说新周期已经到来是之过早。未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提高,传统3-4年的周期规律可能也会有所改变。 随着生猪现货价格的大幅反弹,养殖单位亏损的局面得到改变,养殖利润从6月份由负转正。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育肥的利润去到600元/头、800元/头附近。目前,商品市场受外部宏观因素影响较多,例如加息、俄乌冲突、经济衰退等。饲料价格在3月创新高之后回落,远月价格呈现出弱势格局。整体看,饲料价格短期或维持高位宽幅整理态势,继续大幅调整可能也不现实。 2021年1-6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3653万吨,猪饲料产量603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3%、6.8%,这也侧面论证了产能去化的事实。 综上所述,当前生猪市场受外部宏观因素影响较多,国内各项经济数据不太理想。近10个月的能繁母猪去产能化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在“保供稳价”政策的指导思想之下,希望下半年猪价继续强势不太现实。未来要重点关注产能变化、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