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停火90天”:谁在谈判,谁在布局,谁在被牺牲?发表时间:2025-05-26 17:16 —— 一位美国谈判老兵的独家预判
“削减115%关税”的背后,不是和平,而是倒计时本月初,中美意外宣布相互削减115%的关税,设定90天的谈判窗口期。全球媒体欢呼:“中美贸易战迎来休战!” ![]() 但卡特勒——曾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工作近三十年、现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总裁——给出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判断:
卡特勒直言,90天内不可能解决补贴、技术出口、产能过剩等核心争端。更可能出现的剧本,是一次次延期与新一轮关税威胁交替出现的“谈判漩涡”。 中美博弈桌:谁要什么?谁不让步?▶️ 中国的诉求:
◀️ 美国的底线:
换言之,美国要中国“改规则”,而中国则希望美国“松权限”。双方的立场,不只是谈判术语上的对抗,更是两种经济制度的正面对撞。 “10%通用关税”时代开启,美国重新制定全球游戏规则你可能没注意,美国在和英国、日本、东南亚等多国谈判时,正在推行一项全新的全球关税机制:
这意味着什么?
卡特勒指出,这种做法已经严重挑战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WTO正在边缘化,规则体系正在美式重构。 东南亚与日韩:贸易夹缝中的求生中国“出口美国”在减少,但“出口东盟”却大幅上升。这不是巧合,而是**“借道转口”**。然而这招正在失效。 卡特勒透露,美国正在与多国签署协议,要求第三国出口不能含有中国核心组件。
韩国、日本则面临另外的困局:他们既要应对美国的要求,又不敢彻底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这是一场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双重夹击下的艰难平衡术。 制造业回流美国?现实远不如想象美好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但卡特勒指出:
汽车、芯片等行业虽然高调宣布投资,但这些项目本质上是“象征性政治表态”,而非产业结构性的迁移。 中国的反击:“去美元化”与内需驱动卡特勒特别提到,中国并非毫无准备:
但她同时提醒:“中国的出口机器依然脆弱,新一轮谈判若失败,将带来实质性冲击。” 中国是否愿意真正启动“内需型经济结构转型”,成为未来三年内的最大变量。 WTO的失语时代:全球贸易正在“去多边化”曾经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的WTO,正在成为“有名无实的国际沙龙”。 卡特勒指出:
未来的贸易协定将不再依赖多边框架,而是被一张张美式“对赌式双边协议”所替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规则不平等,也意味着对大国更深层次的依附。 结语:90天不是终点,而是全球贸易新秩序的起点卡特勒最后警告:
这一场暂停并不意味着和平,而是意味着规则之争、产业链重塑和国家战略目标的正面博弈全面展开。 384颗华为昇腾910C芯片如何干翻英伟达?这份技术拆解令人震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