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暂免对等关税,越南工厂订单疯狂激增发表时间:2025-04-15 12:10 美国对越“对等关税”政策的突然暂停,为越南的中国制造商带来了短暂喘息,引发了一场“疯狂的订单竞赛”。在90天的政策窗口期内,美国企业要求越南工厂以极限产能出货,而越南政府则在华盛顿的贸易施压与中资企业的夹缝中艰难平衡。这场博弈背后,是全球供应链重组与地缘政治角力的缩影。 美国关税政策突变下的“订单过山车”“一夜之间,订单回来了,但压力更大了。” “他们(美国客户)的订单量是平时的3倍,但交货时间压缩到原来的1/3。”吴佳逊表示,工厂被迫24小时运转,工人工资翻倍,仍面临人手短缺。 这一场景在越南制造业中并非孤例。据越南工贸部数据,暂停关税后的首周,对美出口订单激增40%,但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已突破120%,部分工厂因设备老化或工人短缺被迫拒绝订单。 ![]() 越南:中美博弈的“新战场”1. 贸易顺差与中资涌入的“双刃剑”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已成为华盛顿的“眼中钉”。2023年,越南对美出口额达1260亿美元,贸易顺差达610亿美元,远超墨西哥(420亿美元)。美国智库彼得森研究所警告,若越南继续保持当前增长速度,2025年对美顺差可能突破8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加速涌入越南。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24年前三个月,中国对越投资同比增长180%,其中70%流向电子、纺织和家具行业。大量中资企业通过“越南制造”标签规避美国关税,导致越南出口商品中“中国元素”占比超过40%。 2. 美国的“精准打击”目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已将越南列为“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并威胁对越南电子产品、家具、纺织品等重点行业加征“反补贴关税”。特朗普政府更在4月表示,若越南不主动削减对美顺差,可能将其纳入下一轮“对等关税”名单。 企业夹缝中的生存策略1. “90天冲刺”背后的隐忧
2. 长期布局:分散风险还是加速撤离?部分企业已开始“未雨绸缪”。中国电子巨头立讯精密在越南北江省工厂增设生产线的同时,正计划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建设“备份工厂”。 “越南是跳板,不是终点。”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国电子企业高管表示,“我们正在东南亚构建‘三地联动’供应链,以应对任何国家的政策突变。” 越南政府的艰难平衡1. 与美国的“讨价还价”越南总理范明政4月12日表示,愿与美国就贸易问题展开谈判,但“反对任何单方面关税措施”。河内正推动对美出口商品结构转型,例如增加农产品和电动汽车零部件比例,以降低制造业顺差。 2. 对中资的“隐形限制”尽管公开支持中资,越南政府近期悄然收紧外资准入政策:
行业观察:供应链重组的“新常态”“越南的‘窗口期’可能只剩一年。” 而对中资企业而言,越南已从“避风港”逐渐演变为“高风险区”。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警告,企业需加速布局东南亚多国,甚至考虑回流至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应对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趋势。 扩展阅读哈佛反了:拒绝特朗普政府的高压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