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形机器人竞争白热化!中国能否复制电动车奇迹,抢占万亿市场?发表时间:2025-03-26 07:11 美国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微软、英伟达与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联合投资美国初创公司Figure AI,Meta亦计划巨额投入。而马斯克的特斯拉Optimus(擎天柱)自2022年亮相后持续引发全球关注,其团队甚至预测该项目未来或创造超10万亿美元收入。 与此同时,中国正以“电动车市场逆袭”的经验为模板,试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香港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讲席教授席宁指出:“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能像汽车和手机一样普及,市场潜力巨大。”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其中工业用机器人5年内年出货量或达25万台,消费级市场10年内年销量将突破100万台。 ![]() 图1. 跳舞的宇树机器人 中国“闪电战”:政策+资本+供应链,加速追赶特斯拉1. 政策倾斜:从“跟跑”到“领跑”的野心
2. 企业军团:从“工业机器人霸主”到“人形机器人新势力”
3. 供应链“降维打击”中国厂商通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快速抢占市场:
核心技术短板:芯片与传感器,中国仍需“补课”尽管在供应链和量产能力上占优,中国仍面临关键瓶颈:
人口危机倒逼:人形机器人成“救市良方”?中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劳动力短缺问题加剧。美国智库专家Brady Helwig分析:“若人形机器人能大规模普及,或成缓解劳动力危机的‘关键变量’。” 应用场景展望:
未来五年:价格战与技术战并行,中国能否逆袭?挑战与机遇并存:
行业预测:
从“世界工厂”到“智能革命”正如香港大学席宁教授所言:“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终极融合体,中国若能在这场竞赛中胜出,将真正跃升为全球科技领导者。”在中美技术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这场“人形机器人战争”不仅是商业竞争,更关乎未来十年全球科技话语权的争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