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动作!港交所拟降低高价股交易门槛:激活流动性还是技术难题?发表时间:2025-03-15 14:14 2025年3月14日牛财金消息: 港交所启动“降低高价股门槛”研究,刺激市场流动性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近日被曝正与经纪行业展开非公开讨论,研究降低部分高价股票的交易门槛,以提升市场流动性。知情人士透露,港交所官员提出精简股票“每手股数”方案,即通过调整最低交易单位,降低投资者参与高价股交易的初始成本。对此,港交所发言人向《证券时报》确认,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后续将结合市场反馈推进方案。 高价股门槛过高:入场费最高超18万港元目前,港股市场每手股数由上市公司自行设定,范围从100股到数千股不等。对于高价股而言,这一设定导致投资者入场成本高昂。以腾讯控股(00700.HK)为例,当前每手100股需约5.07万港元;老铺黄金(09938.HK)每手100股需6.86万港元;而比亚迪股份(01211.HK)因每手500股,入场费高达18.2万港元。青岛啤酒(0168.HK)虽股价仅52.1港元,但因每手2000股,入场费仍达10.42万港元。 高门槛显著抑制了散户参与高价股交易的积极性,尤其在科技、消费等板块,部分明星股长期由机构主导。港交所此举旨在通过缩小单笔交易单位(如将每手股数从100股降至50股或更少),降低散户入场成本,从而激活市场流动性。 港交所多管齐下:下调交易成本与优化结构并行除调整“每手股数”外,港交所正持续推进多项市场微结构改革。发言人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启动第一阶段“下调股票交易最低上落价位”措施,计划将适用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下调50%至60%。例如,原本每手价格变动单位为0.5港元的股票,将降至0.25港元或更低。 此举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小额交易分拆,提升价格发现效率。港交所副行政总裁姚嘉仁表示:“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同时巩固香港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阶段调整预计于2026年年中完成。 市场反应与潜在挑战尽管改革意图明确,但市场对方案的可行性存在分歧。
专家观点:长期竞争力与短期阵痛并存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港股当前市场宽度(股价高于20日均线的成分股占比)虽从22.9%升至90.4%,但上涨动能集中于科技与消费板块,其他行业资金参与度不足,存在局部过热风险。若高价股门槛降低,或可分散资金流向,推动市场更均衡发展。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南向资金通过“哑铃型”配置(布局稀缺科技龙头与高股息资产),已成为港股流动性核心支柱。未来若政策落地,或进一步强化港股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 牛财金:改革需平衡效率与成本港交所的改革举措反映了其提升市场活力的迫切需求。然而,降低交易门槛与优化系统成本之间的平衡,以及政策对散户行为的实际影响,仍需观察。若成功,此举或助力港股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若执行遇阻,则可能暴露市场结构的深层矛盾。港交所发言人强调,未来将“持续推动市场微结构优化”,但改革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