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ing牛财金
新闻详情

港股大动作!港交所拟降低高价股交易门槛:激活流动性还是技术难题?

发表时间:2025-03-15 14:14作者:牛财金

2025年3月14日牛财金消息:

港交所启动“降低高价股门槛”研究,刺激市场流动性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近日被曝正与经纪行业展开非公开讨论,研究降低部分高价股票的交易门槛,以提升市场流动性。知情人士透露,港交所官员提出精简股票“每手股数”方案,即通过调整最低交易单位,降低投资者参与高价股交易的初始成本。对此,港交所发言人向《证券时报》确认,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后续将结合市场反馈推进方案。

高价股门槛过高:入场费最高超18万港元

目前,港股市场每手股数由上市公司自行设定,范围从100股到数千股不等。对于高价股而言,这一设定导致投资者入场成本高昂。以腾讯控股(00700.HK)为例,当前每手100股需约5.07万港元;老铺黄金(09938.HK)每手100股需6.86万港元;而比亚迪股份(01211.HK)因每手500股,入场费高达18.2万港元。青岛啤酒(0168.HK)虽股价仅52.1港元,但因每手2000股,入场费仍达10.42万港元。

高门槛显著抑制了散户参与高价股交易的积极性,尤其在科技、消费等板块,部分明星股长期由机构主导。港交所此举旨在通过缩小单笔交易单位(如将每手股数从100股降至50股或更少),降低散户入场成本,从而激活市场流动性。

港交所多管齐下:下调交易成本与优化结构并行

除调整“每手股数”外,港交所正持续推进多项市场微结构改革。发言人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启动第一阶段“下调股票交易最低上落价位”措施,计划将适用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下调50%至60%。例如,原本每手价格变动单位为0.5港元的股票,将降至0.25港元或更低。

此举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小额交易分拆,提升价格发现效率。港交所副行政总裁姚嘉仁表示:“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同时巩固香港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阶段调整预计于2026年年中完成。

市场反应与潜在挑战

尽管改革意图明确,但市场对方案的可行性存在分歧。

  • 积极影响:降低交易门槛可能吸引更多散户和中小投资者,尤其利好腾讯、比亚迪等高价股,推动其成交活跃度。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2025年前两月净买入超3700亿港元)也为市场注入信心。

  • 技术与成本问题:有经纪商指出,若允许单股交易(如1股一手),可能增加交易系统的压力。目前港交所的“节流阀”(订单处理系统)成本高昂,每增加一个节流阀需支付5万港元,高频小额交易或推高券商运营成本。

  • 政策落地不确定性:港交所发言人强调,方案需结合市场咨询结果,最终方向尚未明确。部分投资者担忧,若调整幅度不足,可能难以实质性改善流动性。

专家观点:长期竞争力与短期阵痛并存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港股当前市场宽度(股价高于20日均线的成分股占比)虽从22.9%升至90.4%,但上涨动能集中于科技与消费板块,其他行业资金参与度不足,存在局部过热风险。若高价股门槛降低,或可分散资金流向,推动市场更均衡发展。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南向资金通过“哑铃型”配置(布局稀缺科技龙头与高股息资产),已成为港股流动性核心支柱。未来若政策落地,或进一步强化港股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

牛财金:改革需平衡效率与成本

港交所的改革举措反映了其提升市场活力的迫切需求。然而,降低交易门槛与优化系统成本之间的平衡,以及政策对散户行为的实际影响,仍需观察。若成功,此举或助力港股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若执行遇阻,则可能暴露市场结构的深层矛盾。港交所发言人强调,未来将“持续推动市场微结构优化”,但改革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分享到: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