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鼻祖蓝田股份传奇(三)破局发表时间:2024-01-02 21:01 中国证券历史记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1蓝田股份传奇(三)破局寻找绩优股,是每个崇尚价值投资的股民的梦想。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股市中,绩优股是一个稀缺资源。 从中国股市成立以来,出名的绩优股屈指可数,而蓝田股份就是其中一个,但是,却是另类的出名。 蓝田有本事上市,却没能力经营赚钱。蓝田能"吹", 但是吹的来荣誉,吹来的利润却无法兑现,IPO融资来的2.4亿很快散尽。 配股和向银行借贷又成了蓝田续命的手段。 才上市1年,即1997年,蓝田股份就开始了第一次配股。1999年-2001年又申请了三次配股。 才上市不久就说缺钱,要配股融资,而且不止一次。 蓝田业绩这么好,怎么会这么缺钱?蓝田股份的异动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经调查,发现蓝田股份是欺诈上市的,但是处罚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由于欺诈上市被处罚,信誉受损,这三次配股申请被证监会卡住。 在配股被卡后,银行贷款成为蓝田股份的主要资金来源,作为农业部重点扶持推荐上市的企业,蓝田股份得到了很多政策的大力支持,当时农业银行给蓝田股份的贷款就高达9亿元,据报道,各个银行给蓝田系贷款累计高达30亿元。 绩优股成了蓝田股份借贷的金字招牌。 但是,蓝田股份的绩优股故事被一个叫刘姝威的女人捅破。 刘姝威是谁?刘姝威,当时是北京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如果说瞿兆玉是能人,刘姝威则是高手 刘姝威是怎么发现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一个偶然的机会。 当时,刘姝威应约写一本题目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的书。在书的初稿完成之后,有人提议增加几家上市公司的案例,详细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便于读者整体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财务分析技术。 刘姝威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留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2001年10月8日,蓝田发布了一个公告,称“2001年9月21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本公司有关事项进行的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这条消息引起了刘姝威的注意。蓝田,这个上市5年的"绩优股"不经意间撞到了刘姝威的“枪口”上。 2001年10月9日起,刘姝威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分析,惊讶的发现,蓝田股份2000年的流动比率已经下降到0.77,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1.27亿元。 这几个数字虽然简单,但是却反映了巨大的问题:蓝田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这令刘姝威十分震惊,蓝田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完全是在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生存,蓝田股份已经是一个空壳! 刘姝威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向情况和偿债能力作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蓝田业绩有虚假成分,而业绩神话完全依靠银行贷款,20亿贷款蓝田根本无力偿还。 牛财君提示:在会计学中,通常认为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以上,而一旦该数据降至1以下,则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出了问题。 10月23日,刘姝威毫不犹豫地撰写了《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报告,并传真给了《金融内参》编辑部,两天之后顺利刊发。 《金融内参》是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金融时报》的机密级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这份报告也抄送国内各大银行最高层。 其实,在刘姝威之前,已经有不少正义的人士对蓝田股份的表现表示怀疑。 当时《粤港信息日报》的记者苏征兵曾带着质疑来到了蓝田所在地湖北洪湖实地调查,令他备感震惊的是,蓝田股份水产基地异常冷清,只见车间铁门紧锁,透过窗户可以隐约看见,偌大的厂房空无一人,从设备上蒙的灰尘看,应该有好些日子没开工了。刘姝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报告就引用了苏征兵的调查报道。 多方反映蓝田股份的问题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并多次对蓝田股份进行内部调查,但是被蓝田的迷魂阵弄的云里雾里,无法找到头绪。2001年10月证监会要求蓝田股份就证监会进行的调查发布公告,而正是这条公告引起了刘姝威的注意。 刘姝威这篇600字的文章成了一枚金针,刺破了蓝田神话,从这一天起,蓝田神话破灭的序幕徐徐拉开。 刘姝威的短文击中了蓝田股份的要害,他们开始大举反击,让刘姝威、苏征兵陷入面临诉讼、恐吓的危机之中。 威胁恐吓 在刘姝威的文章发表后不到一个月,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及副总裁陈行亮来到她的办公室,瞿兆玉拿着本应是机密级的、刊登了刘姝威文章的第16期《金融内参》复印件怒气冲冲地对刘姝威说:“你的这篇文章让全国所有的银行都已经停发对蓝田的贷款了。中国证监会调查蓝田,银行都没有停发贷款,但是一位领导在你的文章上签字了,所有的银行都停发贷款了,我的资金链断了,我们都快死了!” 刘姝威不明白瞿兆玉的为什么这么愤怒,她回应道:“银行停发你贷款不会影响你的业务呀,蓝田的资金量不是很充足吗?我看到蓝田的财务报表,至少在2000年,光是水产品的现金收入就有12.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天有380多万元的现金收入,你们怎么会缺钱呢?” 争吵之后,瞿兆玉、陈行亮拂袖而去。 刘姝威感觉到了巨大的危险,把她对蓝田股份的分析过程又写成了一篇更详细的文字报告递交给了有关方面。在报告中,刘姝威特别强调:“在我写给《金融内参》的600字文章中,其中100字的现场描述引自《粤港信息报》记者苏征兵的一篇文章,其他的是我研究的结论。” 然而,到了12月1日,刘姝威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湖北《农村新报》登载的一则报道,说蓝田已起诉苏征兵,是因为他发表了刘姝威引用了100字的那篇文章,而且向苏征兵索赔20万元,刘姝威的报告再次泄密。 这再次让刘姝威震惊与不安。 2001年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的传票,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诉刘姝威名誉侵权。传票由洪湖市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亲自送达。 法院的传票彻底打破了刘姝威平静的研究生活,这把刘姝威推上了风口浪尖。 抗争 12月17日上午8时,刘姝威给瞿兆玉发了一份传真。刘姝威说:“如果你不撤销对我和苏征兵的诉讼的话,我将向全世界公开我的分析过程。” 当天下午5时半的时候,瞿兆玉很得意地打电话给刘姝威,告诉她《金融内参》第19期发表了声明,之前刊载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纯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辑部,机密的内部刊物也妥协了。 刘姝威感到了无比的孤立无援,接二连三的消息,让刘姝威产生了不祥之感,她做好了应付各种情况的打算,并与之抗争。 12月28日,刘姝威向洪湖市法院发去了一份管辖异议书,提出:“根据《保密法》,洪湖市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接触《金融内参》。所以,关于《金融内参》刊登我这篇文章的民事诉讼是不归洪湖市法院管辖的。” 2002年1月3日,刘姝威开始反击了。她先后向国内100多家媒体发去了长达2万字的“蓝田之谜”分析报告,彻底揭穿了虚假的蓝田神话。 这份报告基于对所有公开信息得出逻辑严谨的结论,后来成为财报分析的范本,之后被各大高校,财报分析课程,论文相继引用。 2002年1月10日晚上刘姝威打开电子信箱,收到了4封恐吓信,信中写到:“1月23日是你的死期”。而1月23日正是刘姝威与蓝田对簿公堂的那一天。刘姝威平生第一次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几分钟之后,负责这个地区治安巡逻的110的队长到了。刘姝威把全部情况跟他说了。临走的时候,队长说了一句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你不要怕,我支持你。"这是刘姝威从2001年12月13日接到传票以来获得的第一次公开的、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保护和支持。刘姝威说:“我会永远记住他的,我会感谢他一辈子”。 《蓝田之谜》这份报告在市场带来轰动,影响巨大,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刘姝威迎来了她个人战役的转折点。 蓝田神话破灭2002年1月12日,也就是刘姝威在接到恐吓信两天后,包括蓝田公司老总在内的10名高管被公安部门拘传,接受调查。 原定于1月23日开庭的“湖北蓝田股份公司诉刘姝威名誉权纠纷一案”也因故推迟。 3月,上市公司蓝田的公司名称由“蓝田股份”变为“生态农业”,其后又从“生态农业”变为“ST生态”。 4月,蓝田公司诉刘姝威“湖北蓝田股份公司诉刘姝威名誉权纠纷一案”被法院驳回,理由是“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图1. 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刘姝威 2003年初,刘姝威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02年经济年度人物”和“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CCTV的颁奖辞是这样评价刘姝威的:她是那个在童话里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一句真话险些给她惹来杀身之祸。她对社会的关爱与坚持真理的风骨,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本分、独立、良知,与韧性。 2003年5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ST生态发出了终止上市的通知,ST生态跌跌撞撞的复市之路到此走到了尽头。 2003年12月31日,保田、瞿兆玉、黎洪福等蓝田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虚假注册资金等罪名,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至三年。 2005年9月,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孙鹤龄也因蓝田案违纪被开除党籍。 蓝田神话破灭了! 蓝田神话破灭了? 这也太小看瞿兆玉了!蓝田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蓝田上市融资了几个亿,蓝田系向银行贷款了30 亿,这些钱都去哪儿了? 上市公司亏钱了,股民亏钱了,瞿兆玉会亏钱吗? 瞿兆玉是一个能人,在蓝田股份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创建了一个神秘的公司,中国蓝田总公司,蓝田系的领头羊,这个国字号的公司在蓝田股份陨落之后仍然迷一样的存在...... 相关阅读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1:蓝田之谜全文-刘姝威 |
|